丰乐小学发展史

个人随笔 杜焰 2023-12-15 15:51 2402 0

       1912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帝制,建立中华民国。号召废除私塾,创办学校,丰乐村群众积极响应,以秀才胡经谟为首的先进人士,自筹教室和校具,于1913年(民国二年)办起一个一年级的小学校,学生36人,教师2人。次年省督学视察学校,认为丰乐小学虽是自力创办的,成绩却较为优秀,除给予表扬外,还奖钱40文,并赐予“沛县湖陵乡第一初级小学”的校名,校长胡经谟(当时任湖陵乡乡董),教师杨泽澍,胡纪钧,管理员杨恩照,赞助员肖序成。并扩建校舍添置了校具,学田数十亩,一所较为正规的学校,从此丰乐就有了学校。

       1929年,北伐战争胜利后,又由胡纪锴主办扩建学校,办起4个年级2个班的初级小学,学生增至8O多名,教师增至3人,校名改为“沛县六区丰乐村初级小学”(公办)。

        1937年,抗日战争时期,地方沦陷,日寇不时下乡扫荡,学生不能正常上课,这时热心办学的肖东岱先生改办起流动小学,学生40余名,教师2人。抗战中期,由于抗战力量的不断壮大,狠狠打击了日寇的扫荡,稳定了局势。此时以肖东岱为发起人,办起4个班6个年级的完小一所,学生130多人教师9人。

      1946年解放战争时期,由于我军北撤还乡团竭力破坏,加之年景欠收,村民生活困难,该校两个高小班迁往大屯,这时本村只有一个初小班,教师1人,学生30多人。

       1948年,本地解放后,杜冠军主办了有学生5O名的一个初小班,自1950年杜冠军调任大屯中心校长后,本校以杜立军为首由2个班,教师2人学生80人,发展到5个班,教师6人,学生220人。

      1968年至1976年间,本校先后负责人王敬德,徐广德2人,由6个班学生270多人的完小,发展到教师12人,学生300多人的完全小学。(1969年至1971年设有2个初中班,1972年合并到曹庄学校)

      1976年至1983年本校有十个小学班,增设初中班4个,教师25人,学生570人。葛维桥任校长,学校迁到村东头中街路南。1985年,学校撤销初中班,与关庄,宋庄村联合建立望湖联中。

      20O2年至2012年学校迁至原校对面路北,政府依次投资150万元新建现代化教学楼2栋,共计66间,18个教学班,在校学生达800余人,教师20多人,配置了图书室,阅读室,电脑室,体育器材,标准化体育场,花坛,草坪,凉亭环境涣然一新,成为全镇规模最大,教学设备齐全的现代化乡村小学。

       2O21年,全县教学布局调整,丰乐小学和其它村学校合并到新建的大屯街道中心小学,从此丰乐小学结束了100多年的辉煌历程。

      丰乐小学自1913年建校至2021年先后有19人担任校长:胡经谟、胡纪锴、肖东岱、杜冠军、杜立军、王敬德、徐广德、葛维桥、张开宏、王本明、刘德州、刘培栋、边道本、杨绍良、江继高、张之永、王守尊、李光辉、王敏。

      沧桑百余年,代代出人材,在这个文化摇篮里先后走出了胡子良(抗日英雄),胡德高(山东建设厅厅长),胡德风(著名音乐指挥家),胡德润(南京军区某军长),肖建飞(解放军少将),陈广奎(清华大学毕业),肖纪强(北大毕业),杨春路(国家轻工业局书记),杜大昌(驻英大使参赞),杜德昌(临沂市人大主任),肖守讷(西南交通大学教授),刘云鸽(著名唢呐演奏家),胡存刚(中共二十大代表),吕景贺(海航飞机抢险救援总工程师)。

           丰乐小学校歌(张基良词刘云鸽曲)   

       千古龙飞地,一代帝王乡。

      南连古沛北衔鲁,明珠耀辉煌。

       啊!千年华夏孕育了丰乐我家乡。

       微山湖西畔,千岛湿地旁。

       高楼林立冲霄汉,千顷稻花香。

      啊!百花园里传出阵阵读书朗。

       校园多洁净,教室真宽敝。

       园丁倾心育桃李,学子成栋梁。

       啊!中华大地处处有才子工作忙。

      绳操强身体,书法进课堂。

       多才多艺善创新,祖国更富强。

      啊!好好学习多努力,为国争荣光!争荣光!

  

  

  

 


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duzijing.com/boke/24.html 转载需授权!

分享到:

评论区